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空點
【術語】在梵字頂上之圓點,發痕ṁ字之音者。此點為總示諸法皆空之理者,是名空點。此空點為白,阿a,訶
ha,及仰
ṅa,壤
ña,儜
ṇa,曩
na,莽
ma,之五字而生者。大日經疏七釋經之仰壤儜曩莽五字曰:「涅槃經,此五字亦具明字義。今毘盧遮那宗,寄此五字,以明大空。大空是證處,無法可說,故但以圓點表之。」理趣釋上釋吽字
hūṁ曰:「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,即謂
ma摩字。」吽字義曰:「此吽字上有空點,是空點者摩字所生,摩字兼人法二空義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空點二形
【名數】一圓點‧之形,二仰月之形。日本悉曇三密鈔上曰:「凡就此圓點,與仰月,自他門存異義,他門
aṁ字局圓點,
ṅa,
ña,
ṇa,
na,
ma,五字局仰月也。東寺
ha字,
aṃ字,
ṅa等五字皆通成圓點半月也。」又曰:「安然以仰月為仰等五字異形。」然則圓點仰月同為空點,任用其一皆可。他流依大日經之意,如
止用一圓點。而日本東寺與安然之流,依理趣經之意,如
圓點仰月兩用也。三密鈔上解之曰:「仰月是莊嚴點,圓點是實體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大空點
【術語】依大日經所說,則托於五字,以顯大空之義。若此等字,連於上字則成上字大空之義。而字形以圓點表之。例如
等。因而約之於前字謂為闇字輪。大日經二曰:「
仰
若
拏
那
麼,於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辨諸事。」同疏七曰:「今毘盧遮那宗,寄此五字以明大空。大空是證處,無法可說,故但以圓點表之。」又吽字義顯宗記下曰:「凡空點有七種:仰、讓、拏、那、麼、佉、也。」餘詳空點條。
參照:空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