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教法
【名數】見四種墨印條。
參照:四種墨印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三十七尊四大輪
【名數】金剛頂十八會之第一教王會有四大輪:一、金剛界輪,三十七尊皆持金剛之印。二、降三世教令輪,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之印。三、徧調伏法輪,三十七尊皆持觀世音之印。四、一切義成就輪,三十七尊皆持虛空藏之印。見瑜祇經疏二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乘宗
【流派】見四個大乘條。(CBETA註:疑為見四箇大乘條)
參照:四箇大乘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不調
【雜語】人身自地水火風四大而成,此四大之調和若缺,則生四百四病。最勝王經五以四蛇喻四大。見四蛇條。
參照:四蛇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元無主
【雜語】禪林類集曰:「肇法師遭秦王難,臨就刑說偈云:四大元無主,五陰本來空,將頭臨白刃,猶似斬春風。」見四大條。
參照:四大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聲聞
【名數】須菩提,摩訶迦旃延,摩訶迦葉,摩訶目犍連也。於法華會座此四人為中根之機,此四人,於信解品得領解。於授記品受當來作佛之記。
彌勒下生經以迦葉,屠鉢歎,賓頭盧,羅云為四大聲聞。見四大弟子條。
參照:四大弟子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弟子
【名數】佛弟子中以舍利弗,目連,須菩提,摩訶迦葉為四大弟子。智度論謂舍利弗目連為佛左右弟子。須菩提修無諍定,為行空第一,摩訶迦葉行十二頭陀,為頭陀第一。佛在世時,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,供養此四人。輒得如願。
迦葉,賓頭盧,羅云,君屠盋歎之四人也。法護譯之彌勒下生經曰:「爾時世尊告迦葉曰:吾今年已衰耗,向八十歲,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,堪任遊化,智慧無盡,眾德具足。云何為四?所謂大迦葉比丘,屠鉢歎比丘,賓頭盧比丘,羅云比丘。汝等四大聲聞,要不般涅槃,須吾法沒盡,然後乃當般涅槃。」法華文句記一曰:「四大弟子者:迦葉,賓頭盧,羅云,君屠盋歎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部經
【名數】禪林以華嚴,涅槃,寶積,般若四經為四大部經。勅修清規祈禱曰:「或看藏經,或四大部經,或三日五日七日,隨時而行。」佛祖統紀四十八曰:「憑楫問道於果佛日,頓悟心旨,南渡之後,所在經藏殘闕,楫以奉資造大藏經四十八所,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數。」,「世以華嚴涅槃寶積珠林為四大部。」案珠林是般若之誤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部洲
【名數】見四洲條。
參照:四洲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病相
【雜語】若身體苦重,堅結疼痛,枯痺痿瘠,是地大之病相,若舉身膨腫,膚肉浮滿,是水大之病相,若舉身洪熱,骨節酸楚,呼吸缺乏,是火大之病相,若心懸忽悅,懊悶忘失,是風大之病相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天台四大釋例
【術語】解釋經之文句,天台大師所用四種之方法:一、因緣釋,或云感應釋,究佛與眾生之關係因緣而解釋者。二、約教釋,以一文句參照藏通別圓四教而解釋者。三、本迹釋。以一文句參照本迹二門而解釋者。四、觀心釋,以一文句適用於自己之心,觀其心而解釋者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菩薩
【名數】彌勒,文殊,觀音,普賢,謂之法華四大菩薩。又涌出品所說之上行等四菩薩也。見四導師條。
參照:四導師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師
【職位】唐朝有四大師之稱號,依勅補之。佛祖統祀三十九曰:「詔法華智威法師,補四大師朝散大夫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寺
【名數】五代會要曰:「周顯德四年九月,賜京城內新修四大寺額,以天清顯靜顯寧聖壽為名。聖壽後又改曰顯聖。是則四寺之始也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塔
【名數】見四塔條。
參照:四塔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明王
【名數】降三世,軍荼利,大威德,金剛夜叉之四明王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海
【名數】在須彌山四方之大海也,須彌山在四大海之中央,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,四大海外,則鐵圍山圍繞之。參照九山八海條。
參照:九山八海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洲
【名數】見四洲條。
參照:四洲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名山
【名數】普陀山,五臺山,峨眉山,九華山也。普陀山志一曰:「佛經稱地藏普賢文殊觀音諸道場曰地水火風。為四大結聚:九華,地也(地藏);峨眉,火也(普賢);五臺,風也(文殊);普陀,水也(觀音)。」後世遂稱九華峨眉五臺普陀為四大名山。普陀山為觀世音菩薩住處。五臺山為文殊菩薩住處。峨眉山為普賢菩薩住處。九華山為地藏菩薩住處。其詳分見各山條下。
參照:普陀山
參照:五臺山
參照:峨眉山
參照:九華山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婆沙四大論師
【名數】又曰婆沙四評家:世友、法救、妙音、覺天之四論師也。此四論師與脅尊者共為大毘婆沙論主之編纂者,故有此名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種
【名數】地水火風之實四大也。此四者,周徧於一切色法,故曰大。生一切色法,故名種。詳見四大條。
參照:四大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
【名數】地水火風也。依俱舍論言,此四大有假實二種,其實者,稱為四界或四大界,假者,單云四大。實之四大,一地大,性堅,支持萬物。二水大,性濕,收攝萬物。三火大,性煖,調熟萬物。四風大,性動,生長萬物。此四者,以造作一切之色法,故謂之能造四大。其體觸處所攝,唯為身根所得。身根觸諸色而覺知堅濕煖動也。假之四大,則世間所稱之地水火風也,此四大雖其實為地水火風及色聲香味觸九法之假和合,然其中堅性最增盛者名為地,乃至動性最增盛者名為風。要之實之四大為能造,假之四大屬於所造也。若據成實論意,則無實之四大,唯有假之四大,以色香味觸之四塵為一切色法之能造。四塵和合,方成四大。故四大唯為假法。要之一切有形有質之物,無非為四大之所造(俱舍),無非為四大之和合(成實),故稱之為大也。或以之分為二種,稱正報之人身為內之四大,或稱為有識之四大,依報之諸色曰外之四大,或云無識之四大。圓覺經曰:「妄認四大為自身相。」又曰:「恒作此念,我今此身四大和合,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,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,煖氣歸於火,動轉歸於風。四大各離,今者妄身當在何處?」瓔珞經二曰:「四大有二種:一有識,二無識。」最勝王經五曰:「譬如機關由業轉,地水火風共身,隨彼因緣招異果,同在一處相違害,如四毒蛇居一篋。」梵Mahābhūta。
【名數】俱舍論所說,地水火風也。此四者廣大,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(物質),故名四大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護院
【術語】胎藏曼荼羅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。為守護曼荼羅四門之金剛神。南門名金剛無勝結護,東門名無畏結護,北門名壞諸怖結護,西門名難降伏結護。青龍軌具記之。現圖曼荼羅不載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佛護院
【名數】即四大護院。
參照:四大護院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護
【名數】四方之護神也。大疏八曰:「重結周界。以四大護各護一方。」義釋七曰:「當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護等,皆是此中折衡禦悔之用。」參照四大護院條。
參照:四大護院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四大天王
【名數】又名四天王,四王天。法華經序品曰:「四大天王。」詳見四天王條。
參照:四天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