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譬喻經
【經名】一卷,後漢安世高譯。對於五陰而說沫泡焰蕉幻之五喻。亦出雜阿含經第十卷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世間
【術語】三世間之一。舊譯曰五陰世間,五眾世間。十界五蘊各各差別之謂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宅
【譬喻】五蘊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。最勝王經四曰:「了五蘊宅悉皆空,求證菩提真實處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論
【書名】具名大乘五蘊論。世親菩薩造,唐玄奘譯,一卷。明大乘所說之五蘊,攝有為法九十四法,又明十二處十八界而攝百法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魔
【譬喻】四魔之一。舊譯曰五眾魔,五陰魔。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識之五蘊,而受種種之障害者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皆空經
【經名】一卷,唐義淨譯。初為五比丘說苦空無常之義。亦出雜阿含經第二卷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五蘊
【術語】色受想行識之五法,皆積集為性者,故云五蘊。
【術語】梵語之塞犍陀Skandha,舊譯為陰,又譯為眾,新譯為蘊。陰者積集之義。眾者眾多和聚之義,亦蘊之義也。是顯數多積集之有為法自性。作有為法之用,無純一之法,或同類,或異類,必多數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,則概謂之陰,或蘊(陰者蔭覆之義,舊譯之一義也。見陰條),大別之五法:一、色蘊,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。二、受蘊,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三、想蘊,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四、行蘊,其他對境關於瞋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。五、識蘊,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。以一有情徵之,則色蘊之一即身,他四蘊即心也。心之中,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為一種特別之作用,故名之為心所有法,即心王所有之法(略云心所),識之一者為心之自性,故名之為心王。蓋五蘊為身心之二法,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,從五蘊而成,如無色界無身之有情,自四蘊(除色蘊)而成也。毘婆尸佛經上曰:「五蘊幻身,四相遷變。」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曰:「色如聚沫,受如浮泡,想如野馬,行如芭蕉,識為幻法。」
參照:陰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廣五蘊論
【書名】大乘廣五蘊論之略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