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三毒
【術語】又曰三根:一、貪毒,引取之心,名為貪。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,引取無厭者。二、瞋毒,恚忿之心名為瞋。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。三、痴毒,迷闇之心名為痴。心性闇鈍,迷於事理之法者。亦名無明。此有二種,痴毒獨起,名為獨頭無明。與貪毒共起,名為相應無明。貪毒等,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。智度論三十一曰:「有利益我者生貪欲,違逆我者而生瞋恚,此結使不從智生,從狂惑生,故是名為痴,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。」大乘義章五本曰:「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,一切煩惱能害眾生,其猶毒蛇,亦如毒龍,是故喻龍名為毒。」止觀五曰:「四大是身病,三毒是心病。」同六曰:「心起三毒,即名三毒。」智度論十九曰:「一切三界無常,為三衰三毒火所燒。」涅槃經曰:「毒中之毒無過三毒。」
Dictionary of Buddhist Studies
三毒尸利
【名數】諸法無行經下,文殊師利,說不動相之法門已,空中有萬天子讚言:「世尊!文殊師利名為無礙尸利,文殊師利名為不二尸利。」等。文殊語天子曰:「止!止!諸天子!汝等勿取相分別,我不見諸法是上是中是下。(中略)我是貪欲尸利、瞋恚尸利、愚痴尸利,是故我名文殊師利。」是說為天台所立性惡之深義者。